查看原文
其他

专访| 阜南亲情学校初中部校长王健:想把更多的孩子送进大学

和位于大城市的学校相比,乡村中学有着先天不足——教学资源匮乏,学生视野狭窄,综合素质不够理想……在越来越重视综合素养的今天,这些瓶颈也如一重又一重枷锁,套在中学校长身上。


但是对王健来说,这些都不是问题。


在他看来,科大讯飞的智慧课堂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,学生透过窗户看见了外面的风景,生出了渴望与向往。



文章| 杜   克

采访| 杜   克

责编| 丁小鸟




阜南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,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。在阜南县王店孜乡,有这样一所民办学校,就读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,每年走出去的优秀毕业生却被县城、甚至省城的知名中学争相录取,初中和高中升学率在全县范围内数一数二,就连2018年阜南县中考状元也毕业于此。


她是阜南亲情学校。


和阜阳市历史悠久的各大名校相比,阜南亲情学校只能算是“小”字辈——学校成立于2007年,至今不过十多年的历史。据学校初中部校长王健说,在2007年之前,王店孜乡一直陷入一个逃不开的怪圈,这里每年都有一批成绩优秀的孩子走出乡村,考上县重点、市重点中学,可是三年后,他们却很难取得更进一步的成绩,别说重点大学,就是考上二本院校的也少之又少。


这让王健感到困惑,认真思考后,他认为有两个原因:一方面,乡村孩子的视野相对狭窄,突然走进繁华的城市,难免被吸引;另一方面,地处皖西北的王店孜乡务工人员众多,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,没有父母的引导,很容易分散注意。


正是出于“把更多的孩子送进大学”这个简单的愿望,2007年,阜南亲情学校在一片荒地上竣工,从此迈出了“万丈高楼平地起”的第一步。

 



从城市教育到乡村学校

其实,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,王健面临的压力远比公办学校大得多。

阜南亲情学校创立之初,只是想让更多的本地孩子走进大学,但要怎样赢得家长的信任,让他们愿意送孩子来学校读书,这是摆在王健面前的第一道难题。


“跟公立学校相比,民办学校在硬件上有天然的劣势,可越是这样,我们越不能吝啬,越要加大投入,”包括王健在内,学校的领导班子都在积极开动脑筋,怎样奋起直追,不让乡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最终,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教育信息化。



早在建校之初,亲情学校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,在王健的印象里,那时学校周围还是一片青青麦田,县城的公立学校还没实现多媒体教学,亲情学校已经开始引入多媒体设备,并且覆盖了各个年级。


时光如梭,转眼到了2017年,随着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,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课堂需求。这一回,亲情学校选择了智慧课堂。


“智慧课堂最早是杨俊江校长提出的,”王健说,那一年,杨校长在外地考察学习,第一次接触到智慧课堂,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中,教师和学生人手一部PAD,师生屏幕同步资源,课堂教学高效互动,学生个性得到充分释放。


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所乡村学校的校长难以想象的,王健不知道那一刻杨俊江校长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震撼,但他知道,那次考察学习回来后,杨校长第一时间召集了学校领导层,斩钉截铁地表示:阜南亲情学校要用智慧课堂!


从家到学校,不过几里地的路程。


从阜阳市到亲情学校,相隔三四十公里,开车要走一个小时。


从城市教育到乡村小学,又有多远的路程?


杨俊江校长用实际行动做出回答: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


 

教师容易教,学生乐意学

改变刻不容缓,但如何找准改变的方向尚需要摸索,经过一年的尝试,阜南亲情学校选择了科大讯飞。


新的技术和设备意味着陌生,陌生的事物往往会引发惶恐和抵触,尤其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而言,习惯了传统课堂,突然要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,难免不适应。为了帮助教师尽快上手,开展培训是一方面,与此同时,在使用过程中,智慧课堂的好处和价值也慢慢展现出来。


“学生们都喜欢新鲜事物,在智慧课堂上,教师用视频和图片代替了枯燥的讲课,小孩更有兴趣,也更容易接受。”王健表示,智慧课堂拥有众多功能,比如抢答,教师提出一个问题,学生们在平板上操作,每个人的答案都呈现在教师端的屏幕上,教师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情,并即时给出反馈,“在学生们看来,这种答题方式更具有趣味性,就像是一种游戏,他们乐于参与,学习效果自然突飞猛进。”


对教师来说,智慧教学的好处更是看得见。王健介绍说,一方面,教师实现了资源共享,有好的课件设计、教学视频,都可以传到智慧课堂平台上,教师们共同享用,共同提高;另一方面,科大讯飞提供的大数据技术可以记录学生学情,学生从初一到高一的学情轨迹都能反映出来,哪里薄弱、哪里需要加强,教师一目了然,也方便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。



实践出真知,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切身体会到智慧课堂和大数据教学的优点和长处。王健说,一年前,讯飞智慧课堂刚被引入阜南亲情学校,如今,学校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所有年级马上要实现智慧课堂的全覆盖。


教师容易教,学生喜欢学,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。

 


一扇窗户,看到的是风景,照亮的是梦想

王店孜乡务工人员众多,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,这也是学校名字的由来——亲情学校,就是要让学生有家的感觉。


“家的感觉不止是嘴上说说,更需要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,时刻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成长轨迹,”说这话时,王健的视线望向操场,正值体育课,学生们在操场上追逐打闹,笑成一片,他的目光里充满慈爱,不像校长,只是一个父亲。


这也不难理解,王健自己的孩子就在亲情学校就读,一家三口24小时守在学校里,每个月只有三天假期。在他看来,这些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有着相似的背景,不分彼此。



王健一直记得学校创立之初的那个愿望,要把王店孜乡更多的孩子送进重点大学。他是阜南亲情学校初中部的校长,但他的眼光并不止于中考。


“要把孩子送进大学,不能从高一开始,初中阶段就要打好基础,”王健所谓的“基础”不只是学科知识,还有更多,比如学生的视野、能力、综合素养等等。


与大城市里的学校相比,乡村中学有着先天上的不足——教学资源匮乏,学生视野狭窄,综合素质不够理想……在新高考改革步入正轨、综合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,这些瓶颈也如一重又一重枷锁,套在中学校长身上。


但是王健并不担心。举一个例子,按说城里的学生眼界开阔、阅读量大,文史成绩应该比乡村孩子强,可事实并不如此。从去年的中考成绩来看,阜南亲情学校的学生语文成绩排在全县第二,今年很有可能冲到第一。


王健认为,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智慧课堂。


“就算有了图书馆,学生也未必会进去看书,智慧课堂就不一样了,学生平板随身携带,随时随地都能阅读,”王健深有体会地说,很显然,比起厚重的书本,喜欢新鲜事物的孩子们更适应在平板上阅读,一本薄薄的终端,从古典文学到世界名著、从人文典籍到自然科学,包罗万象,无所不有。


但王健认为,孩子们从平板上学到了什么还在其次,更重要的是,通过大量的阅读,学生们拓展了思维、阔宽了眼界,心里有了底气,哪怕以后到了大城市,和那些城市孩子坐在一个教室里,也不会因为觉得自己比人差而失去自信心。


正值考试季,教室的墙壁上写着班主任的寄语:勤能补拙,静能生慧。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望着大屏幕,就像望着一扇开在墙上的窗子,他们的眼睛上反射着青春的光芒,智慧课堂让他们看到了千万里外的风景,而他们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!




拓展阅读

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挣扎与破解之路

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伟,自喻为“农场主”

天堂寨同心小学校长储诚超:智慧学校实现了“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